红色先锋
王振立,生前任河南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、运粮河组团园区管委会主任兼邮电局党组书记,于2016年6月2日在夷山大街北延工程项目建设一线,因超负荷工作引起心脏病复发不幸去世,终年48岁。
为推进工作,他身先士卒、身体力行,没日没夜地忙碌;为解决困难,他勇挑重担、排除万难,把“不可能”变成了现实;为服务群众,他俯下身来、体察民情,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实事……王振立以实际行动,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觉悟、工作热情、实干精神、顽强作风、为民情怀和高尚品格,是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的忠实践行者,是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优秀代表。
对党忠诚,始终铭记共产党人的庄重誓言
熟悉王振立的人都知道,王振立在工作上是“拼命三郎”。
在担任开封西湖中心位置的野厂村群众安置工作负责人期间,他带领全体工作人员每天进村挨家挨户摸情况、讲政策,有时为了做通一户群众的工作,会跑上几趟甚至几十趟。他的办公桌上,有两本厚厚的笔记本,每页都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被安置群众的基本情况和具体对接办法,一天一更新,可以准确了解大到整个村子、细到每位村民的最新情况。
今年4月,王振立负责夷山大街道路北延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。该项目是开封市2016年承诺的10件为民实事之一,建设时间紧、任务重、困难多。他带领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在项目建设一线,实现了项目一期、二期超前推进,为整个道路的建成通车打下了良好基础。在被查出患有心脏病后,领导曾多次劝他住院治疗,大夫建议他静养一段时间,做心脏支架手术。为不影响工作进度,他执意选择保守疗法,回到工作岗位后,依然加班加点、不分昼夜地工作在项目建设一线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。
勇挑重担,始终保持不畏艰难的担当精神
2000年,王振立任原郊区土柏岗乡党委副书记。高庄村是该乡最偏僻的一个村,当时经济基础薄弱、村务管理混乱、各类矛盾突出,正常的村民调地一停再停、难以推进。负责政法工作的王振立得知后,主动请命,带着被褥,吃住在村,很快就顺利完成土地调整工作。
2004年,王振立被任命为原郊区邮电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时,面对“老人、老账、老设备”和“单位欠债多、职工上访多、经营困难多”的棘手状况,他东奔西跑,多方筹集资金,两年就使其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。
新城办事处是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核心区域,曾因种种原因项目推进难、遗留问题多,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示范区的整体发展。2015年5月,组织任命王振立兼任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。作为“班长”,他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、查明问题、找准症结,到群众家里拉家常、讲政策,说实事、摆道理,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,最终使项目建设得以顺利实施。
无私奉献,始终满怀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
在王振立眼里,群众的事,再小也是大事。他常说:“党员干部就是人民公仆,应该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,不能忘本!”
到新城办事处上任后,王振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去体检;在郊区邮电局工作时,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上上下下到有关局委跑了100多趟进行沟通协调,终于为168名职工解决了久拖未决的养老和医疗保险问题。在野厂村一次征地过程中,一位老太太因为对自己房子的补偿有意见,爬上房顶,情绪非常激动,他走上前喊道:“老娘,你下来吧,有啥事你给我说。”听到一个党的干部管自己叫老娘,老太太流下了眼泪,激动的情绪顿时缓和了下来。当得知腿部残疾的村民杨留成患病住院,花光了家里的积蓄,又行动不便时,他派人帮着办妥了申请大病救助的全部手续。王振立的电话是辖区群众的求助热线,每天总能接到群众的电话,只要群众遇到难题,他都会亲自或安排工作人员帮助解决。
严于律己,始终坚守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
王振立一生有两本账,一本是自己兜里的钱,无论是给工人买水,还是请群众一起吃碗烩面,或者碰见一时需要救助的群众他都是自掏腰包,咋花出去的都是糊里糊涂;一本是负责工作的账目,涉及单位的各种费用收支情况,他都亲自审查,大账小钱他都心里明镜一样,从来不差分毫。
为了让群众容易接受拆迁,他以街道办的名义买下被征收小卖部积存的货物分给加班的同事,又掏钱把钱还给街道办,他说这是自己买来给大伙的,所以不能用公家的钱!他对群众有爱,对二哥和妻子等家人却似乎不近人情。2007年,开封市对黏土砖窑厂集中拆除整治,王振立坐镇指挥第一个推倒了自己二哥家的砖窑,使整个砖窑整治工作得以顺利推进。2012年,区里干部调整,王振立时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,在辖区工会上班的妻子有条件提任副主任科员,妻子想抓住这次机会,但跟王振立一说,就被他一口回绝了。他从政29年,工作了多个岗位,却几乎没有响当当的个人荣誉,当荣誉来临的时候他总是说“把功劳记在普通同志身上吧,他们付出更多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