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色先锋
许光,生前系河南省新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,河南省第六届人大代表,先后被授予“第四届河南省道德模范”、“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”荣誉称号。熟知许光的人们,都知道他是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的儿子,都知道他代父尽孝、扎根老区48年,无不为他淡泊名利、甘为布衣、始终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精神和品格所感动。许光一生牢记父亲的教诲和嘱托,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、为民奉献,低调做人、干净办事,以实际行动传承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良好家风,彰显了共产党人特有的风骨,是大别山的优秀儿女,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。
2013年1月,83岁的许光因病去世。3年过去了,新县人民仍然深深怀念着这位大别山的赤子,干部群众都说他不愧为许世友将军的后代,把良好的家规家风融化在了自己的血脉里,把最深厚的爱洒在了这块红色的土地上。
一
他不忘初心,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,始终把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摆在第一位,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回到家乡,都像父亲那样为党尽忠、为民奉献,报效国家、服务人民。
“我想当兵,像父亲一样报效国家!”1932年,许光还不满3岁,父亲就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根据地转战川陕。面对反动武装的追杀迫害,他跟着祖母颠沛流离,历经磨难。一次敌人扫荡放火烧山,姑姑带着他在山洞里躲了三天三夜才逃过一劫。许光7岁就参加了儿童团,边逃难,边斗争,在大别山深山老林中九死一生。直到1948年,在王树声大将的帮助下,许光才见到阔别多年的父亲许世友。当父亲问及许光想干什么时,他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我想当兵,像父亲一样报效国家!”。参军入伍后,许光先后在华东军政大学山东分校、第十二步兵学校、第五航空兵学校、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学习,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、北海舰队的首批舰艇长。
回家乡是替父尽孝,同样也能为国尽忠。1965年,正在东南沿海指挥作战演习的许世友接到母亲病重电报,特派长子许光替他回家尽孝、照顾祖母。对许光来说,人生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:在海军13年,留下,肯定前程无量;回家乡,就意味着舍弃,意味着牺牲。但面对父亲的殷殷重托,许光最终选择回家乡新县人武部工作。半年后,祖母病故,许光本可以重返海军,然而在新县工作的半年里,他目睹了家乡的贫困落后,深感老区的建设需要干部,还有老红军和革命遗属需要照顾,便决定留在家乡。从此,他扎根老区,无怨无悔工作了48年。
“不能在军营施展抱负,就要在家乡有所作为。”作为许世友将军的长子,许光曾有多次机会再次走出新县。第一次是1978年,许世友问他是否愿意重回海军工作,许光回答说:我在家乡工作这些年里,亲眼看到老百姓的日子很苦,我想继续留在家乡工作,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。第二次是1982年,当时许光已接近最高服役年限,省军区有意提拔他任军分区领导,他却提出转业,唯一的请求是继续留在新县,因为他对家乡已经充满感情。1985年许世友将军逝世后,将军的一位老部下主动提出帮他调到大城市,征求许光的意见:老人不在了,你还留在新县吗?许光的回答是:新县发展得越来越好,我留在家乡一样可以为党工作。曾有不少人对此不解,许光却显得格外平静,他时常讲:“共产党员对党忠诚、积极工作,不一定非要当将军、扛将星,才算有光明的前程;扎根农村,同样无尚光荣。”父子连心!当年父亲义无反顾地走出大山,那是乡亲们需要革命,需要改天换地。而今天,家乡需要建设,乡亲们需要富裕生活,乡亲们需要他留下。“出走”和“留下”是两代共产党人无私的选择!许光时刻铭记当初举起右拳面向党旗宣誓的庄严一刻,始终不忘初心,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。
二
他恪尽职守,对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,总是冲锋在前,克难攻坚;他心系群众,时时处处关心他们的衣食冷暖,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。直到现在,家乡父老还记得他的好,基层群众还怀念他的情。
“无论如何,都要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。”许光和父亲一样,对家乡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;也和父亲一样,干什么事情都有一股子精神和劲头。回到老家后,许光“摘掉”了自己高干子女的“帽子”,为改变家乡面貌殚精竭虑,呕心沥血。1969年夏天,许光担任新县人武部军事科长兼县邮政系统军事代表,负责建设千斤乡微波站。当时山上没有任何道路可走,所有机械设备上山全靠肩挑背扛。许光带领民兵在荆棘丛中摸爬滚打300多个日日夜夜最终建成了微波站,新县与外界的电话全通了。后来他又带领民兵架设高压线路,几吨重的电线杆,他和民兵们一根根往山上扛,一根根往山里“栽”。35千伏的高压线路架通了,老区新县亮了,当年的鄂豫皖苏区首府——新县结束了世世代代不通电的历史。
“有些事只有自己干心里才踏实。”他说到做到,任新县人武部副部长的20年间,许光致力于当地的国防动员和发展民兵武装,任何时候都是主动带头,什么事都亲力亲为。1975年,武装部集体养的30多头猪生病了,许光每天亲自给猪喂药,清理猪粪,细心护理,最后没有一头猪因病致死。转业到新县担任领导职务后,许光依然保持本色,从不摆架子,不傲上凌下,经常深入乡村调研,听实话摸实情,往往一住就是半个月。